2023/02/26耶穌的關懷探訪,腓立比書2:1-11

2023-02-26耶穌的關懷探訪,腓立比書21-11(週報刊登)


願上帝的平安與弟兄姊妹同在。今年開始有三個目標持續進行:

1.教育部推動「成為第一代基督徒」,我們一起點燃福音的熱情,持續每天有讀經的生活。進行一個月一次的長執同工訓練,裝備成為帶領小組的小組長。

2.關懷部推動組織「愛加倍關懷同工」,邀請成為同工並接受裝備,我們有一個使命是關懷、禱告、傳福音。目前有30位長執弟兄姊妹報名參加。今天的講道與第二堂的專題,一起學習關懷的服事,等一下透過劉幸宜姊妹分享「社會福利認識」。在關懷中也可以透過政府的社會福利給予適當的幫助。歡迎兄姊踴躍參加。

3.三月份開始恢復華語禮拜,感謝宣教敬拜團的預備,鼓勵我們家中的青年朋友可以踴躍參加,在禮拜中認識神,也有一個全新的體會。

 

前言:

  您有心中的知己朋友嗎?小時候媽媽住在屏東里港,她說有很多同學好朋友都在台北,要見面不容易,只能透過電話聯絡。有一個好朋友可以在身邊聊心事真的很棒。您有好朋友嗎?隨著我們的年紀的增長,您的好朋友會越多或是越少?很多人覺得越少因為他們逐漸安息離開,但是我們的好朋友應該越多,因為我們會遇到的人會越多,認識各類型的朋友,也拓展我們生命的眼界。一個人的一個職業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,許多年輕人也喜歡自助旅行、在台灣、在國外。我們會遇見許多熱情的朋友。

 

  耶穌是我們生命中的好朋友。在耶穌那個時代親身遇見耶穌的人,生命也看見許多的改變。耶穌也認識許多好朋友,並給予他們生命新的意義。

 

一、耶穌給我們人生的目標:

1.得人如魚(馬太福音4:18-21)

  18耶穌沿著加利利海邊行走,看見兩兄弟,就是那叫彼得的西門和他弟弟安得烈,正往海裏撒網;他們本是打魚的。19耶穌對他們說:「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。」20他們立刻捨了網,跟從他21耶穌從那裏往前走,看見另外兩兄弟,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弟弟約翰,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,耶穌就呼召他們。22他們立刻捨了船,辭別父親,跟從了耶穌。

 

  耶穌認識第一位的朋友~西門彼得、安德烈、雅各、約翰。耶穌也自助旅行,在家鄉行走,看見捕魚的人在工作,跟他們聊天聊聊他們的生活與工作。知道他們整天忙碌工作,捕魚有收入維持生活。耶穌用彼得最喜歡的事情吸引他們,可以抓更多魚!我是魚夫抓魚是我的專業,我怎麼不知道哪裡可以抓更多魚?這四位朋友有熱情的心、柔軟的心也被耶穌感動,他們應該不了解甚麼是得人如魚!但是可以抓更多魚就是他們期待的。耶穌是得人的魚夫,得到人的心是耶穌的專業。

 

  您對自己的生命有甚麼期許嗎?您想要得到更多的甚麼?與教會年長會友分享,您每一天的人生目標是什麼?是否對生命充滿好奇、熱情、盼望?星期四晚上看見月球、木星、金星連成一直線,您是否對這樣的天文奇景覺得有趣。難得一見。您是否想要學習更多新事物,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。基督徒比別人更可以過有意義的人生,因為我們有永生的盼望,我們也要有傳福音的熱情,因為我們隨時都可以「關懷、禱告、傳福音」。彼得這四位朋友他們對於抓魚很有興趣,耶穌告訴他們,一件比抓魚更有趣的事,您要不要試試看?他們立刻放下自己的生活來跟隨耶穌。得人如魚:熱情、好奇、立刻、跟著耶穌走。您就會有新的人生目標,不一樣的人生。

 

2.天天撥餅聚會(使徒行傳2:43-47)

  43眾人都心存敬畏;使徒們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蹟。44信的人都聚在一處,凡物公用,45又賣了田產和家業,照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分給他們。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,且在家中擘餅,存著歡喜坦誠的心用飯,47讚美上帝,得全體百姓的喜愛。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

 

  初代教會每一天兄姊同心聚會,看見上帝的恩典、神蹟的作為,每天都讚美神。V.36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聖殿裏敬拜,且在家中擘餅。每一天都有家庭禮拜、小組聚會,早上工作晚上分享生命的見證。這是很甜美的教會生活。現在的教會一個禮拜只有主日禮拜聚會一次。早期我們的教會還有、週三周間禮拜、禱告會、禮拜天的下午禮拜、晚上禮拜。隨著時代生活的改變,只剩禮拜天早上的禮拜。

 

  我們需要天天用信仰連結彼此,現在科技發達透過LINE群組我們分享上帝的話語,我們也需要彼此關心禱告。天天彼此關心連結也是聖經的教導。因為我們是一家人,彼此關心。

二、為什麼要關懷?

1.以基督的心為心(腓立比書2:1-11)

1所以,在基督裏若有任何勸勉,若有任何愛心的安慰,若有任何聖靈的團契,若有任何慈悲憐憫,2你們就要意志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致的心思,一致的想法,使我的喜樂得以滿足。3凡事不可自私自利,不可貪圖虛榮;只要心存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

 

  我們學習耶穌的特質關心弟兄姊妹,用愛心彼此安慰、彼此勸勉。心存謙卑的心互相扶持。基督徒有主動關心別人的特質~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這句話表達我們需要有熱心雞婆的性格,要積極關心人是好事,但也要有智慧。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職業、家庭環境、成長經歷不同,都塑造我們不同成長的經歷。主動關心別人是我們的精神,如何關心就需要有智慧。不然這樣的關懷會變成壓力與傷害。

 

  愛心、謙卑、耐心是我們要內心的特質,智慧、分辨、技巧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方式。我們常說有熱心、有熱情,可以關心別人,但是不一定帶來正面的效果,有時候說話反而帶來傷害。所以牧師、社工師、輔導人員需要透過上課、專業的訓練來成長。

 

  我在神學院研究所二年級到天主教耕莘醫院上CPE課程~基督教臨床關顧,四十天整天的時間到醫院探訪、與修女督導一起會談,把每一次的探訪寫成報告,她再調整提醒應該如何做會更好。我們有熱心熱情都很好,但是我們探訪過程中有不適宜的態度與話語,我們就要彼此提醒,因為我們的看法有限並不完全,透過彼此提醒會做的更好。所以有人提醒是好事,也許過程中心裏會不舒服,但是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。

 

  耶穌的關懷探訪是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

 

2.生病的人才需要醫生(路加福音5:30-32)

  30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:「你們為甚麼跟稅吏和罪人一同吃喝呢?」31耶穌回答他們:「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;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32我不是來召義人悔改,而是召罪人悔改。

 

  您需要醫生嗎?2000年前耶穌說: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;有病的人才用得著!這句話沒有錯,我們生病才會找醫生治療,但是現在的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,不是生病的時候才找醫師,平時我們就要找醫生,讓自己的身心靈健康。相同我們需要耶穌幫忙嗎?不是生病、有困難的時候才來找耶穌,我們隨時都可以與耶穌在一起,每一天調整我們的心思意念,讓他不斷保持健康的活力。鼓勵我們有健康的生活,健康的人際關係,有時候我們年長,時間很多會不知道做甚麼事情,我的岳父牧師退休後參加信望愛基金會的安養院關懷同工,繼續關懷人的工作。他平時也喜歡園藝、種菜、養雞,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忙碌。我的父親剛來到台中,還在認識這裡的環境,上週鼓勵他到救恩之光教會參加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,他也逐漸喜歡適應這樣的環境,也學習認識新的朋友,增加知識,讓生活有新的目標。

 

  我們常常關心年長者,每一天的生活,您每一天有目標嗎?我的人生目標是甚麼,「關懷、禱告、傳福音」是我們人生每個階段最好的目標。牧師無法給您規劃您的人生目標,您的人生目標只有您自己可以安排。耶穌也無法給我們人生目標,只有願意尋找耶穌、跟隨耶穌的人可以找到目標。

  耶穌的關懷探訪是要讓我們心靈的健壯找到生命新的目標。

 

.耶穌認識人真正需要,井邊女人。(約翰福音47-15

「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;14誰喝我所賜的水,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15婦人對他說:「先生,請把這水賜給我,使我不渴,也不用到這裏來打水。

  耶穌關心井邊的婦女,知道她內心的需要,說中她的心聲,這為姊妹也渴望得到這永生的活水。耶穌的關懷探訪是關心生命中的需要。

 

.與憂傷的人在一起,耶穌哭了。(約翰福音1128-37)

「主啊,請你來看。」35耶穌哭了36猶太人就說:「你看,他多麼愛他!」37其中有人說:「他既然開了盲人的眼睛,難道不能叫這人不死嗎?」

  耶穌的關懷探訪是感同身受對方的難過。

 

三、行動

到上帝的那條路~我是道路真理生命。約翰福音141~14

5多馬對他說:「主啊,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裏,怎麼能知道那條路呢?」6耶穌對他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7既然你們認識了我,也會認識我的父。從今以後,你們就認識他,並且已經看見他了。